知識庫標(biāo)簽:
|列兵
黑木耳袋料栽培技術(shù)
江蘇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:0516-88939450
黑木耳市場前景廣闊.現(xiàn)將黑木耳在南方栽培的主要技術(shù)介紹如下:
1.品種選擇 要選子實體片大、肉厚,腹面黑亮、背面灰色絨毛狀,口感脆而不硬,適宜袋料栽培的品種.適合南方袋料栽培的品種有888、139、滬耳3號、Au5等.
2.栽培期確定 黑木耳耐寒怕熱,屬中溫型真菌.遇高溫易流耳,南方栽培黑木耳的一大難題.黑木耳子實體生長最適宜的日平均氣溫為15~20℃,在這一溫度范圍內(nèi)子實體生長速度適中,每潮生長期40天左右,且產(chǎn)量高質(zhì)量好.因此,南方適宜推廣秋季栽培黑木耳.秋栽既可確保各潮子實體有足夠的生長時間,又可防止高溫流耳.具體栽培期:海拔500米以上地區(qū),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制作生產(chǎn)菌筒,10月下旬開始出耳,至來年4月底采收結(jié)束;海拔300~500米地區(qū),亦可栽培,但子實體生長時間相對較短,潮次減少,單產(chǎn)相對降低.春栽子實體生長期太短,潮數(shù)少,單產(chǎn)低,且子實體生長后期常遇高溫,易流耳,不宜春栽.
3.配方 選擇目前栽培成功的配方有:①木屑83%~86%,麩皮12%~15%,碳酸鈣2%,含水量55%,pH5.5;②木屑80%~83%,麩皮15%~18%,碳酸鈣2%,含水量55%,pH5.5.氣溫相對高時可選擇配方①,反之選擇配方②.
4.菌筒制作 選規(guī)格為13.5×60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.裝袋、滅菌、接種、消毒按常規(guī)方法.秋栽黑木耳接種時間大概在9月中下旬,此時氣溫仍然較高,接種時易受雜菌污染.因此,防止污染是黑木耳栽培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.首先要選擇全瓶(袋)菌絲潔白、均勻,有木屑清香味,沒有或少有原基,生長健壯的栽培種;其次接種時一定要做好菌種瓶(袋)表面以及接種室的消毒.接種量要相對多一些.
接種后7天內(nèi)室溫控制在27~28℃,菌絲迅速成活定植,7天后,室溫控制在24~25℃.為減少二次感染,前期盡量不要翻袋.大概40~45天菌絲發(fā)滿袋.由于黑木耳菌絲體見光刺激后易形成原基,因此菌絲體培養(yǎng)期間要求培養(yǎng)室黑暗.
5.出耳管理 先要選水源充足、通風(fēng)向陽的地塊建棚,棚內(nèi)搭培養(yǎng)架.當(dāng)菌絲發(fā)滿袋后,將菌袋搬入棚內(nèi),排上培養(yǎng)架,讓菌絲恢復(fù)2~3天后開穴.穴間距5~6厘米.開穴時用鋒利刀片將薄膜割約1厘米“v”型刀口.大概每袋開24穴,開穴后噴水蓋薄膜保濕催蕾.應(yīng)避免高溫時開穴催蕾.
黑木耳是好氧、喜濕、耐寒性菌類.開穴后空間相對濕度保持90%以上.經(jīng)15天,大量耳芽即可形成.開耳形成后要加大通風(fēng)量,每天3~4次,每次1小時,在保證相對濕度90%以上條件下,可全天通風(fēng).通風(fēng)時結(jié)合噴水,噴水要均勻周到.因為通風(fēng)不良以及濕度不均勻均會不展片,形成雞爪耳而失去商品價值.陰雨天可掀開薄膜淋雨.在適宜溫度下,連續(xù)淋雨水,耳片會快速長大,開片好.碰上10℃以下陰冷天氣要蓋膜保溫保濕.高溫高濕易引起流耳,因此,日平均氣溫超過21℃時更要加強通風(fēng),早晚噴少量水或不噴水.
6.采收與加工 耳片充分展開,變軟,腹面出現(xiàn)白粉層(孢子粉)時停水1~2天后采收.采收時要留下少量耳芽,以利第2潮出耳,大概可收3潮.采收后要將耳基雜質(zhì)清理干凈,掰成小朵,曬干或烘干.(
- 為最佳答案評分?
-
好 100% (1)
-
不好 0% (0)
- (目前有 1 個人評價)